陪诊师的发展与空间

277人浏览 / 0人评论

“陪诊师”是一种新型职业,主要工作是在医院帮助他人就医 ,主要服务对象大部分是老年人。

2024年,上海市首批575名参训学员培训考核合格,获得了由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颁发的“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”证书并开始持证上岗。上海已经起草制订《陪诊师从业技能标准》、《陪诊服务规范》两项标准,拟2024年向社会发布。 

前景广阔:

老龄化需求推动:截至 2021 年底,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2.67 亿,占总人口的 18.9%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不便、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,独自就医存在困难,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。比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,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、拿药,陪诊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极大的便利。

医疗资源紧张促使需求增加:大型医院往往患者众多,就医流程复杂,患者需要排队等候、来回奔波,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陪诊师熟悉医院的流程和科室分布,能够为患者节省时间和精力,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就医过程。特别是对于异地就医的患者,对新的就诊环境不熟悉,陪诊师的引导和协助作用更加重要,可以避免耽误诊疗时机。

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提高: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,更加注重就医的体验和服务的质量。陪诊师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形式,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、专业化的服务,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。

发展趋势良好:

服务内容多样化:未来陪诊师的服务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陪同看病、挂号、取药等,还可能会拓展到更多的领域,如提供健康咨询、康复护理指导、心理疏导等服务。例如,在患者康复阶段,陪诊师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,为患者提供饮食、运动等方面的指导。

与医疗机构合作加强:目前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关注陪诊服务,未来医院可能会与专业的陪诊机构或陪诊师进行合作,将陪诊服务纳入医院的服务体系中,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、优质的医疗服务。这样既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,也可以为陪诊师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。

行业规范化发展:当前陪诊行业存在着行业标准不统一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、缺乏监管等问题。随着行业的发展,相关部门将会加强对陪诊行业的监管,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,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,促进陪诊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信息化程度提高:借助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陪诊服务的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。患者可以通过手机 APP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方便地预约陪诊服务,了解陪诊师的信息和评价。陪诊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,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
全部评论